東南亞風味-海南雞飯
已更新:2022年10月13日

海南雞飯早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移民潮中,隨著華工的移民,傳入馬來亞、暹羅與印尼一帶。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華人社區,海南雞飯多被簡稱為「雞飯」,在各城鎮的美食中心、茶餐室,甚至是購物中心都可見其蹤跡,一般售價多介於3.50至6.50令吉之間,在食用時都會搭配特製的辣椒醬與黑醬油。通常售賣雞飯的店家也會提供燒雞、燒肉、叉燒、滷味等料理,讓顧客有多樣化的選擇。甚至在馬六甲被演化成雞飯粒。
根據資料及口述歷史的記載,馬來半島一帶海南移民較多的城鎮如馬六甲、檳城、新加坡,甚至是吉隆坡在20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一些沿街販賣「雞飯」的海南籍小販,挑擔或雙手拿著竹籃,一邊放白斬雞肉,一邊裝油飯。為了招攬生意,有些還設置了「賭大小」的消遣遊戲,小販隨身帶了3顆骰子與空碗,以雞飯來跟人賭輸贏,若賭贏了,則送出雞肉及飯;若賭輸則給錢,這種有趣的叫賣方式,認為是當地售賣海南雞飯的雛形。